為增強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提升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達到持續穩定脫貧的目標,懷寧縣洪鋪鎮通過多種產業結合發展、多種就業渠道促民務工等方式破解貧困群眾“積貧積弱”“脫貧返貧”等難題,實現“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據介紹,洪鋪鎮采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動員貧困戶將扶貧到戶資金投入企業,與企業簽訂協議,定期領取分紅和收益,先后形成水產養殖幫扶資金入社、生豬生雞養殖代養等模式,既解決了企業融資難題,又加快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鼓勵具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開展自種自養,發展特色種養產業,引導貧困戶重點發展菜種植、養殖等特色產業,并落實特色農業保險,力爭實現貧困群眾主要特色種養品種保險“應保盡保”,農業主體和一般戶實現愿保盡保,提高特色農業抗風險能力,增強貧困戶發展種養業的積極性。2020年該鎮自種自養特色種養業的貧困群眾達319戶,自主發展比例達到31%,累計發放自主發展產業財政獎補64.227萬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貧困群眾長期不能外出務工,失去了家庭收入來源,洪鋪鎮積極對接縣工業園,同時加強貧困群眾務工情況摸排,對有意愿有能力的群眾進行登記送崗。截至目前,該鎮共送工214人次,16名貧困群眾順利上崗。部分貧困群眾由于要兼顧家庭,不能長途外出務工,為解決此類矛盾,該鎮根據各村實際需要,積極開發公益崗位共42個,包括村級護林員20名、利用村級光伏收益開發公益崗位3個、保潔員16名,村自行開發扶貧公益崗位3個,順利實現了貧困群眾的家門口就業。洪鋪鎮具有帶動能力的企業、家庭農場(能人大戶)5個,主要通過吸納貧困戶耕地和勞動力等資源,共同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實現15名貧困群眾基地就業。充分利用扶貧車間現有資源,吸納5名貧困群眾,為其提供長期穩定的驛站內就業,穩步實現待業勞動力向在崗勞動力的轉變。
此外,洪鋪鎮扎實開展教育扶貧,依托幫扶走訪行動、志愿服務活動等加強思想教育、加大扶貧政策宣傳力度,引導貧困群眾樹立“知識改變命運”的奮斗理念。同時加大教育保障力度,2020年全鎮“雨露計劃”教育資助共147人次,發放22.05萬元教育補助。春秋季教育資助590人次,資助資金共發放34.72875萬元。“圓夢計劃”資助16人,發放教育資金4.8萬元。“發展造血式扶貧,最大的瓶頸是群眾內生動力不足,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我們堅持把扶貧扶志扶智貫穿起來,推動貧困群眾從‘要我脫貧’變‘我要脫貧’,促進貧困群眾思想“大轉變”,真正讓老百姓嘗到甜頭、看到盼頭、脫貧有勁頭。”洪鋪鎮副鎮長程贊說。(檀志揚 陳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