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懷寧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四好農村路”創建為契機,切實做好改善農村地區交通條件,逐步消除了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優化村鎮布局、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廣大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一是完善農村路網布局。“想要富,先修路。道路不通暢,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就無從談起”。該縣堅持立足長遠,聚焦脫貧,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第一抓手,堅持“因地制宜、經濟結合、節約用地、保護環境、保證功能、注重安全”原則,充分利用老路資源,高質量的實施“四好農村路”建設工程,最大程度地放大農村公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倍增效應。懷寧縣2016年度至2018年度實施完成農村道路暢通民生工程978公里;2019年度至2020年度實施擴面延伸工程920公里。補齊了一批“末梢路”,打通一批“循環路”,建設一批“產業路”,加快構建和完善“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的交通運輸網絡,按照“暢安舒美”的目標,把四好農村路建設成為農民的致富路、幸福路。
二是加快推進產業增速。交通運輸是扶貧開發和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先導性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懷寧縣緊緊圍繞國家扶貧開發總目標和省市扶貧工作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將交通運輸發展同本地區產業發展以及產業優化升級相結合,優化改善產業發展的“特色致富路”。
三是重點力促藍莓業開枝散葉。懷寧素有 “藍莓之鄉”的美譽,藍莓作為懷寧縣的品牌,已經深入人心,為加速藍莓產業蓬勃發展,完善產業鏈條,該縣通過各式各樣的“藍莓路”提升藍莓業發展格局,實現種、產、銷一體化,目前20個鄉鎮中有19個鄉鎮都有不同規模的藍莓種植,種植面積達到5.2萬畝,今年鮮果產量將達到1.5萬噸,產值將超過20億元,帶動農民增收1.8億元,其中帶動貧困戶2497戶,戶均年增收4000余元,已成為長三角最大的縣級藍莓種植區。該縣立足縣情,因地制宜,大膽實踐,精準發力,把發展藍莓產業作為精準脫貧的核心舉措,充分挖掘產業扶貧的巨大潛力,變“輸血”為“造血”。結合產業發展需求,積極推動“四好農村路”的建設,按照“強服務、促發展”的要求,建設支撐產業發展的“特色致富路”。在完善農村路網的基礎上,還建成約17公里生態景觀綠道,將幾十家藍莓公司的點串聯起來,作為馬拉松、自行車騎行的賽道,較好的完善了內通外聯的網絡結構,支撐了特色產業發展,進一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 (懷寧縣交通運輸局 江東)